从“专利史”到“生产力引擎”:知识产权产业
作者:365bet登录 日期:2025/10/17 13:16 浏览:
10月13日至15日,以“专利转化与运用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大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家展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创新盛会。作为观察中国创新活力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不仅推出了“硬技术”的新突破,更展现了中国专利产业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跨越”的时代概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战略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专利转型升级。创新应用,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自国务院2023年落实实施专利转换备案特别措施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21个部门在产业创新、绩效转型、金融赋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消除专利转换备案困难障碍,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8月底,全国专利转让许可申请量达115.4万件,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14.2万件,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们认真总结了三年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化。申长雨表示,海量数据的背后,是不断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创新成果的真实再现。三年多的专项行动,更多“闲置专利”转化为“市场产品”。展厅内,创新“火花”在不同展区竞相碰撞。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介绍, 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工业级智能研发平台“智慧化工模型”位于重点产业及专利技术展区。 d展位负责人杰龙:“传统的化工新技术开发都是基于逐步放大,投资大、周期长,是限制行业创新的一大瓶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正在寻找大规模的放大。我们使用科学模型和虚拟工厂来实现从实验室到工厂的颠覆性研究和开发。 “智能技术还赋能流程优化和‘智能生产’产业规划和规划。”上海致远最新研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和灵巧的“全手”O12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控制的无缝融合,上海微创医疗的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展示了医疗领域的精准创新 装备……在高端制造展区,各类前沿科技产品凸显其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的必然趋势。ng。沉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杜华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团队研发的“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原型系统”可以进行快速无损检测。使用高频超声波检测材料的内部缺陷。 “目前这类高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我公司自主研发了多通道超声发射机和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这一标准接近国际水平,未来将分阶段实现主要零部件国产化。”此次博览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展示”,也是行业产学研合作的“孵化地” 和学术界。在行为成果专题展区,展出了玉树科技的机器人、灵伴科技的AI+AR智能眼镜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这背后是专利技术真正落地产业链、价值链的生动实践。御数科技凭借其独家研发的高扭矩密度电机,有效消除了高成本瓶颈,使机器狗能够在复杂地形下作业。高效的运动。灵伴科技的智能眼镜适用于运维工业、远程控制、协作场景,显着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地方政府也在加速释放自主创新活力。近年来,辽宁省全面启动新三年创新行动,担负起不断培育壮大新产能的重要任务。辽宁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共同努力,推动辽宁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等级。沉阳市、大连市双双荣获“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奖。特别措施实施以来,国家专利转让量年均增长35%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170亿元,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创新中国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表示,到2024年,欧洲专利局将收到20万件专利申请,其中超过20万件来自中国申请人。 10%,使中国成为第四大申请来源国。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自 2018 年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自 2014 年以来翻了两番。电池相关技术的申请增长尤为强劲,增长了去年为 79%。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应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这体现了中国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以及中国发明人对欧洲专利局质量的信心。本次专场博览会的中国专利金奖展区,揭晓了30项专利金奖和10项外观设计金奖。中国铁道五院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框装综合运输机械“昆仑号”填补了国际同类装备的空白,已被 推广和应用。福厦、沉白等多条高铁线路上,表现强劲。支持建设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据悉,自2002年以来,专场累计参展商已突破万家,参会人数突破百万,年人次超过10万人次。帐篷项目及产品展出,交易金额突破百亿。使之成为国内外各行业创新成果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国外。从国家政策到科研进展,从国际舞台到本土实践,专利从货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走向一线,我们正在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创新的动力。